泰山脚下,非遗传承彰显持久活力

中国文化报

4周前

在充分发挥非遗场馆阵地作用、常年开展非遗主题展示展览活动的基础上,泰安市还策划了“黄河魂泰山情”非遗精粹云展播,邀请传承人在线上展示非遗,专题浏览量达3034万。

泰安市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    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

日前,在山东省泰安市天平湖景区举行的2024“好客山东 爱驾齐鲁”主题推广活动上,不少游客被现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位吸引。其中,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摊主也引起大家的兴趣。她叫唐锦晓,目前还在读大学,是泰安市级非遗大汶口花边技艺传承人唐斌杰的女儿。

唐斌杰说,女儿对大汶口花边很感兴趣,在介绍和表达方面也比自己强,让她站到前台传播非遗项目,效果会更好。

大汶口花边技艺的代际传承,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泰安市非遗传承发展的活力。

广阔市场,大有可为

11月25日,寒潮即将到来,鲁中山区下起今冬首场小雨。泰山脚下的一处院落里,唐斌杰正在电脑上查看新的订单。“是国内一家外贸公司,订单额10万元,要的产品主要是大汶口花边伞、花边扇。”唐斌杰说,近些年大汶口花边技艺的国际认可度不断提升,产品常年销往意大利、德国、新加坡等地。订单量的增加,解决了不少泰安居民的就业问题,仅唐斌杰的企业,就常年有约700人参与产品制作。

曾经深藏大山与乡村的非遗,正在现代市场找到自己的立足点。过去几年,泰安市围绕打造新型非遗体验基地,鼓励传承人和企业拓展视野,去更大市场争取效益。

比如,当地依托国家级非遗泰山石敢当习俗打造了泰山石敢当文化园项目,去年6月18日开园,年内接待游客达23万人次;五埠岭伙大门景区“非遗工坊”带动景区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、收入960多万元,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;“桃乡茶韵”被评为山东省非遗特色旅游线路。

泰安市着力推动非遗与景区、赛事节会相结合,围绕传统节日、非遗月等重要节点,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进景区活动。去年泰山国际登山节期间,泰安市举办的非遗展深受外宾称赞,临时增加的2小时购物环节销售额达3万余元。东平县大宋不夜城景区融入国家级非遗9项、省级非遗15项、市级非遗13项、县级非遗26项,去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,带动当地实现综合收入74亿元。泰安市还结合“四季村晚”,将泰山皮影戏、端谷腔等非遗项目搬上舞台,每场演出吸引观众数千人次。

全链条保护显担当

推动非遗事业高质量发展,夯实保护根基是首要任务。

近年来,泰安市抢抓建设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机遇,以加快建设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、泰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抓手,将非遗工作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、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建设以及乡村文化振兴等相结合,加强系统性谋划、创新性落实。

比如,泰安市人民政府常务会专题听取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》解读,凝聚发展共识;以市级文件形式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意见》,从健全名录体系、推动融合发展等11个方面统筹推进非遗保护传承;制定《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(试行)》等制度,构建全方位非遗保护传承政策体系,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落地。

初冬时节,走进肥城市非遗馆,全国各地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。据了解,肥城市非遗馆展陈面积达840平方米,去年10月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。陕西游客安晨晨表示,肥城市非遗馆的设计非常新颖,非遗项目展示都是场景化的,让观众一看就明白。

这几年,泰安市大力推进非遗展馆、展示中心、传承基地一体化建设,持续壮大非遗人才队伍。在充分发挥非遗场馆阵地作用、常年开展非遗主题展示展览活动的基础上,泰安市还策划了“黄河魂 泰山情”非遗精粹云展播,邀请传承人在线上展示非遗,专题浏览量达3034万。

新理念引领新业态

非遗项目的传承关键在人,非遗项目的发展也离不开观众与游客。

针对非遗传承中出现的“有艺可传,无人可教”困境,泰安市积极探索非遗技艺传承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。比如,在泰山科技学院成立非遗研究中心,构建“非遗+文化展演+社会服务”的育人新体系,开展非遗传习活动千余场,培养学生近两万人。此外,当地常年组织泰山面塑、徐家拳、大汶口花边技艺等非遗项目走进中小学、走进社区,开展技能培训,持续拓宽非遗培训路径。

人才有了,平台如何搭建?泰安市以非遗工坊建设为引领,探索非遗多业态融合发展的“二次创业”路径。比如,玉氏鸿叶旗袍非遗工坊探索“免费技能培训+提供原材料+产品回收”三位一体模式,在周边5个镇街设立居家就业基地12处,义务培训1.5万余人,带动人均增收2000余元。程木匠非遗工坊帮扶周边两个村建成桃木雕刻专业村,带动160余家桃木雕刻企业和500余家销售电商、包装物流企业,实现全产业年产值30亿元。

此外,泰安市坚持将非遗与泰山文化以及现代科技、时尚元素相结合,推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。当地设立“泰有礼”旅游商品清单,打造了“泰吉祥”“泰如意”等城市吉祥物。在2023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,泰安市获得3金1银3铜的好成绩,位列全省第一。其中,吉祥壁饰系列、十二生肖挂件、悟在心中3个金奖作品全部为非遗工坊的产品。

泰安市还整合泰山周边、汶河两岸优秀非遗资源,发布6条“有眼识泰山——沿着大河看非遗”特色研学线路。比如,“枣树下 汶河边 跟我一起去宁阳”非遗研学游线路将大汶河和洸河沿线10个镇街、9家非遗工坊、12个非遗项目、5处景点串联成线,通过讲解、参观、体验相结合的方式,为广大青少年打造沉浸式非遗之旅。

在充分发挥非遗场馆阵地作用、常年开展非遗主题展示展览活动的基础上,泰安市还策划了“黄河魂泰山情”非遗精粹云展播,邀请传承人在线上展示非遗,专题浏览量达3034万。

泰安市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    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

日前,在山东省泰安市天平湖景区举行的2024“好客山东 爱驾齐鲁”主题推广活动上,不少游客被现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位吸引。其中,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摊主也引起大家的兴趣。她叫唐锦晓,目前还在读大学,是泰安市级非遗大汶口花边技艺传承人唐斌杰的女儿。

唐斌杰说,女儿对大汶口花边很感兴趣,在介绍和表达方面也比自己强,让她站到前台传播非遗项目,效果会更好。

大汶口花边技艺的代际传承,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泰安市非遗传承发展的活力。

广阔市场,大有可为

11月25日,寒潮即将到来,鲁中山区下起今冬首场小雨。泰山脚下的一处院落里,唐斌杰正在电脑上查看新的订单。“是国内一家外贸公司,订单额10万元,要的产品主要是大汶口花边伞、花边扇。”唐斌杰说,近些年大汶口花边技艺的国际认可度不断提升,产品常年销往意大利、德国、新加坡等地。订单量的增加,解决了不少泰安居民的就业问题,仅唐斌杰的企业,就常年有约700人参与产品制作。

曾经深藏大山与乡村的非遗,正在现代市场找到自己的立足点。过去几年,泰安市围绕打造新型非遗体验基地,鼓励传承人和企业拓展视野,去更大市场争取效益。

比如,当地依托国家级非遗泰山石敢当习俗打造了泰山石敢当文化园项目,去年6月18日开园,年内接待游客达23万人次;五埠岭伙大门景区“非遗工坊”带动景区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、收入960多万元,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;“桃乡茶韵”被评为山东省非遗特色旅游线路。

泰安市着力推动非遗与景区、赛事节会相结合,围绕传统节日、非遗月等重要节点,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进景区活动。去年泰山国际登山节期间,泰安市举办的非遗展深受外宾称赞,临时增加的2小时购物环节销售额达3万余元。东平县大宋不夜城景区融入国家级非遗9项、省级非遗15项、市级非遗13项、县级非遗26项,去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,带动当地实现综合收入74亿元。泰安市还结合“四季村晚”,将泰山皮影戏、端谷腔等非遗项目搬上舞台,每场演出吸引观众数千人次。

全链条保护显担当

推动非遗事业高质量发展,夯实保护根基是首要任务。

近年来,泰安市抢抓建设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机遇,以加快建设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、泰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抓手,将非遗工作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、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建设以及乡村文化振兴等相结合,加强系统性谋划、创新性落实。

比如,泰安市人民政府常务会专题听取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》解读,凝聚发展共识;以市级文件形式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意见》,从健全名录体系、推动融合发展等11个方面统筹推进非遗保护传承;制定《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(试行)》等制度,构建全方位非遗保护传承政策体系,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落地。

初冬时节,走进肥城市非遗馆,全国各地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。据了解,肥城市非遗馆展陈面积达840平方米,去年10月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。陕西游客安晨晨表示,肥城市非遗馆的设计非常新颖,非遗项目展示都是场景化的,让观众一看就明白。

这几年,泰安市大力推进非遗展馆、展示中心、传承基地一体化建设,持续壮大非遗人才队伍。在充分发挥非遗场馆阵地作用、常年开展非遗主题展示展览活动的基础上,泰安市还策划了“黄河魂 泰山情”非遗精粹云展播,邀请传承人在线上展示非遗,专题浏览量达3034万。

新理念引领新业态

非遗项目的传承关键在人,非遗项目的发展也离不开观众与游客。

针对非遗传承中出现的“有艺可传,无人可教”困境,泰安市积极探索非遗技艺传承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。比如,在泰山科技学院成立非遗研究中心,构建“非遗+文化展演+社会服务”的育人新体系,开展非遗传习活动千余场,培养学生近两万人。此外,当地常年组织泰山面塑、徐家拳、大汶口花边技艺等非遗项目走进中小学、走进社区,开展技能培训,持续拓宽非遗培训路径。

人才有了,平台如何搭建?泰安市以非遗工坊建设为引领,探索非遗多业态融合发展的“二次创业”路径。比如,玉氏鸿叶旗袍非遗工坊探索“免费技能培训+提供原材料+产品回收”三位一体模式,在周边5个镇街设立居家就业基地12处,义务培训1.5万余人,带动人均增收2000余元。程木匠非遗工坊帮扶周边两个村建成桃木雕刻专业村,带动160余家桃木雕刻企业和500余家销售电商、包装物流企业,实现全产业年产值30亿元。

此外,泰安市坚持将非遗与泰山文化以及现代科技、时尚元素相结合,推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。当地设立“泰有礼”旅游商品清单,打造了“泰吉祥”“泰如意”等城市吉祥物。在2023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,泰安市获得3金1银3铜的好成绩,位列全省第一。其中,吉祥壁饰系列、十二生肖挂件、悟在心中3个金奖作品全部为非遗工坊的产品。

泰安市还整合泰山周边、汶河两岸优秀非遗资源,发布6条“有眼识泰山——沿着大河看非遗”特色研学线路。比如,“枣树下 汶河边 跟我一起去宁阳”非遗研学游线路将大汶河和洸河沿线10个镇街、9家非遗工坊、12个非遗项目、5处景点串联成线,通过讲解、参观、体验相结合的方式,为广大青少年打造沉浸式非遗之旅。

展开
打开“财经头条”阅读更多精彩资讯
APP内打开